師資建設
您的位置:首頁 > 師資建設
初中漢語教學經驗之談
一、把握住漢語知識教學的度
初中漢語知識教學,要把握一個適當的度, 過分輕視或強調漢語知識教學都是不正確的.既不能輕視講解,也不能講過了頭,要把漢語知識教學放在相應的位置上.要本著新大綱的精神使學生了解一些必要的語法修辭知識,就是進行漢語知識教學的度.所謂“了解”并不是蜻蜓點水,以點帶面,讓學生知道有什么樣的漢語知識這一回事就行了,而是要讓學生清楚的知道:一是要讓學生具體把握漢語知識的概念;二是要使學生對不同的漢語知識能正確的區分和運用.如:形容詞的教學,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語文(以下簡稱新教材)第一冊(101頁——102頁)設計了如下兩個練習題.一個題是要學生把所給出的形容詞按形狀,性質,狀態三類填表.這個題不但使學生在填表的過程中具體把握了形容詞的概念,而且對形容詞的細類進行了區別.另一題是給學生一組漫畫,題目是"眼睛的變化"要求學生給每幅畫寫一兩句解釋或評論性的話,用上一兩個形容詞.這一題正是在上題練習的基礎上,進行了正確運用形容詞的訓練."了解"這一教學的度并不好掌握,講深了超過了大綱的要求,講淺了達不到"了解"的目的,因而必須認真加以研究.
漢語知識很多,編在初中新課本中的漢語知識都是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讀寫聽說能力的,因此也是必要的.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就要遵照新教材的安排,不能隨意刪減或增加授課內容.如講復句就不能超過二重,也不能只講一重了事.刪減或增加授課內容都不符合新大綱的要求.
二,遵循漢語知識教學的原則
新大綱明確規定:"傳授語文知識應遵循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則."所謂精要,就是要抓住要點進行精煉地講解,達到舉一反三,窺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如偏正短評的教學要緊緊抓住中心語這一關鍵,講清定語,狀語和中心語的關系.學生掌握了"清晰的字跡,小心地翻閱,十分艱巨"這樣的定中關系,狀中關系偏正短語的例子,再要求學生給"桌子,趙莊,疲乏,走,皎潔"等加上修飾成分,組成偏正短語,學生迎刃而解了,出就達到了舉一反三的目的.所謂好懂,就是要變深奧為淺易,講解清楚,準確,不艱澀,把難懂的術語用明白的話語表述出來.如講主謂關系,首先要讓學生懂得"陳述"這一術語,然后才能講解陳述與被陳述的關系.所謂有用,就是所講的漢語知識有助于學生讀寫聽說的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讀寫聽說的能力.如句子的意思,改正自己的語病,都是極為有用的.
三,恰當選擇漢語知識的教學方法
漢語知識教學不能死摳名詞術語,要講話講透,使學生易于了解和運用.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須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在諸多方法中,首先應考慮以下二種方法.
1,結合課文進行漢語知識教學
新大綱指出:傳授語文知識"盡可能和課文結合."新教材的漢語教學都是以練習的方式,分散安排在一些課文后面的.教師不可能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突然手稿某個漢語知識進行講解,打亂課文教學的整體計劃,也不可能在學生還不了解某個漢語知識時,就進行能力訓練,而必須首先根據教材的安排向學生講解某個漢語知識,當學生了解了這個知識時,然后再進行訓練.那么,怎樣結合課文進行訓練呢
2,聯系學生實際進行漢語知識教學
新大綱指出:傳授語文知識要"聯系學生讀,寫,聽,說的實際"進行.學生讀寫聽說的實際是怎樣的呢 這就要求教師對所教學生進行深入了解,摸清他們漢語知識掌握的程度,然后有的放矢進行教學.就初中階段,學生要秩序漸進地學習一些漢語知識,教師就要按部就班地進行傳授.要講究實際效果,不能玩花架子.要進行嚴格訓練,使知識真正變成能力.
3.開放教學時空──讓拼音走進生活。
①走進校園,規范校園語言。學生以學校生活為主,學校的語言環境直接影響學生的語言習慣。如:“窗戶”、“桌子”、“電視機”、“大屏幕”、“辦公室”、“廁所”、“數學”、“考試”、“吃飯”、“老師”、“出去玩兒”、“灑水”、“掃地”等常用語詞,使用頻率高,錯誤率也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方言語音的影響: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不分。為規范學生口語,教師和學生約法三章,養成時時處處相互糾音的習慣,有意識地學說普通話,形成良好的校園語言環境。
②走進家庭,鞏固生活語言。目前,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語言習慣不重視,家里的語言環境比較差。對此,我鼓勵孩子做家里的小推普員,糾正父母的方音,同時接受家長的監督,每天說一說學校里的新鮮事,或講一個故事,念一首兒歌、繞口令等等,并用錄音機錄下來,既可以反復聽,進行自我糾正,又可以和同學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還可以交給老師聽,以便老師及時給予指導。
③走進大自然,豐富生活語言。各種動植物的名稱、旅游景點、超市、學校、幼兒園及馬路、小區等名稱,都是很好的學習材料。如:曲院風荷、三潭印月、城隍閣、保路、朝暉一小、江干區、十四幢等常用語,受方言的影響,聲母、韻母和聲調都很容易讀錯,讓學生用“這是××”、“我去過××”、“我認識××”等語句,練習說話,熟悉周圍的生活環境,熟練語音,積累語言。并結合旅游城市的特點,鼓勵學生外出游玩時,學做小導游,為中外游客指路,介紹景點,介紹家鄉特產,做熱情的小主人,在為別人服務中,鍛煉自身的語言能力。
總之,要切實加強漢語知識的教學,以便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