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
您的位置:首頁 > 學校管理
雙減背景下小學課后延時服務的內容與形式的策略與實施
2021 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一年。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上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教育政策。2021 年 5 月 21 日,中央全面深化 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7 月 24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該《意見》,6 月 4 日,教育部 頒布了《關于推廣部分地方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關創新舉措和典 型經驗的通知》。為全面落實“雙減”工作,各省、市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立即行動,將義務教育“雙減”工作確定為 2021 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一。
由于小學階段的課程設置,導致放學早的問題。而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很多年輕父母奔波于職場,無暇兼顧孩子的接送問題。小餐桌等托管機構應運而生,然而管理的不規范對學生的成長也帶來了很多問題。課后服務為家長解決了無法按時接送的問題,同時能讓孩子的課余生活更加科學合理。為此,有必要對課后服務的內容與方法進行研究。讓孩子們在學校的課后服務真正高效有益,減少孩子的課業負擔的同時,讓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長。
目前全國各地中小學都在積極響應開展課后服務。學科骨干教師開設拓展班,豐富課后服務內容;音樂、體育、美術等社團教師發揮專業特長,安排學生進行訓練和比賽。另一方面,單憑依靠校內力量是有限的,一些學校借力校外資源豐富學生的課后服務活動,比如開設“家長大課堂”邀請家長開展服務;有條件的可以邀請科研院所的研究員授課,培養孩子“科學家精神”等。
包括課業輔導、體育鍛煉等一系列活動的“升級版”課后服務將是以后的趨勢。不斷豐富的課后服務內容,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在課后服務的內容上:我校作為東昌府區的重點學校,
辦學特色突出。在課后服務的內容上,我校也在不斷地創新,力求通過課題研究豐富課后服務的內容,增加課后服務的層次性,更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
(2)在課后服務的師資上:引入高校在校生到校開設社團參
與教育實習,邀請全職家長、在專業領域有特長的家長以及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組織參與課后服務相關課程中。
(3)在課后服務的形式上:不僅僅局限于教室內,也可以是
在操場上,各種多功能教室中,豐富孩子的各種感官體驗。
(4)課后服務課程可以分為兩種,學校教師開設和校外人員或者第三方機構在校內開設,時間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也可靈活安排。
(5)學校組建課后服務課程研發團隊,安排專門老師負責把關并整合校內外資源,確保課后服務的順利開展。
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式下,對于課后服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在中小學開展課后服務,對于健全學校教育服務能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課后服務促進素質教育的落實,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貢獻力量。
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工作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課后服務內容,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另一方面也可以發揮課后服務在發展學生的興趣特長的重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市區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學的良好教研氛圍。
課后服務工作的開展要依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依據本地教育部門制定的相關政策,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制定課后服務的內容和實施方法。
(1)在課后服務的內容上:我校作為東昌府區的重點學校,辦學特色突出。課后服務的內容上,我校也在不斷地創新。
一是集中托管,學生摸底之后集中到固定教室,由一線教師負責,解疑答惑,保障學生安全。
二是雙提升計劃,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參加托管的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分層次補弱提升輔導。
三是增加素養提升類的社團課程。讓學生不僅學習課本知識,更多地是通過實踐操作積累經驗,獲得體驗。
(2)在課后服務的師資上:引入高校在校生到校開設社團參與教育實習,教育部門做好高效和小學的對接以及在校生實習證明的開具和發放;邀請全職家長、在專業領域有特長的家長走進課后服務課堂,使得家校共育工作協同發展;與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組織簽訂合作關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課后服務相關課程的建設和開發。
(3)在課后服務的形式上:對于社團課程不應該局限于教室內,也可以是在操場上,各種多功能教室中,豐富孩子的各種感官體驗。
(4)課后服務課程可以分為兩種,校內教師開設和校外人員或者第三方機構開設,時間也可靈活確定。課后服務的1小時,可以劃分為兩部分,一半時間進行作業輔導,一半時間進行社團活動。
學校組建課后服務課程研發團隊,專門負責把關并整合校內外資源,確保課后服務的深入開展。以學校為陣地,以政策為依據,依靠強大的教師隊伍,積極引入校外資源和力量,深入開展課后服務工作,探索一條適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切實可行的課后服務之路。
(一)健全學校服務機制
學校作為課后服務的主要承擔者,為課后服務提供場地、師資等。學校只有完善課后服務機制,有清晰的實施細則,規定課后服務的內容多樣性等,才能確保課后服務高質量實施。學校需要制訂相關制度等,并要細化規則。第一,監督制度要健全。學校通過監督才能檢驗課后服務質量是否達到相關的標準,并且監督不能只停留在對學生和教師的考勤上,而是要對課后服務各個方面都進行監督,比如,對學校開展的各項課后服務內容與形式的監督,對課程進度的監督,對學生完成情況的監督等。系統有效的監督才能發揮課后服務的最大價值。第二,激勵制度要合理!凹钍菍W校治理和領導的重要職能,它有助于提升教職員工的工作業績、挖掘個人潛力和實現自我價值,是學校治理的動力源泉!睂W校通過制訂合理的激勵制度,才能讓教師更加投入課后服務中去,更加有效地開展課后服務。第三,反饋評估制度要完善。學校以學生完成課程有效程度或者家長反饋等多方面課后服務反饋效果,進行結果性評價,并為下一階段的課后服務提供調整的案例,循序漸進才能辦好課后服務。
(二)豐富課后服務的內容與形式
課后服務的內容與形式應具有多樣性、豐富性且具有教育價值
在課后服務內容上,第一,課后服務能幫助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課后服務這個時間,教師能夠給學生困難的學生單獨輔導學習內容或者是輔導課后作業,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學習習慣,教會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他們走出學習困境。第二,課后服務能培養學生興趣。學校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開設響應的課余活動,任學生自由選擇
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團結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互幫互助的意識等。課后服務激發學生的多元潛能,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第三,課后服務特色化。課后服務結合學!耙恍R黄放啤钡奶厣顒,將這些特色文化和特色課程融入學生的課后服務之中。課后服務特色課程融入學生的課后服務之中。課后服務特色化不僅有利于學生系統學習一項技能,而且可以代表學校參加教育系統的文化評比或者打造屬于學校自身的校園文化品牌。在課后服務的形式上,首先,學校要了解參加課后服務學生的基本情況,對學生的現有水平做一個客觀的評價;其次,學校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或者興趣愛好將學生進行分班分組;最后,學校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提前將不同年級的學生所需要開設的課后服務內容進行合理的分配,盡可能使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發展。
(三)加強教師團隊專業化建設
隨著中小學課后服務的推進,教師的能力也要向著課后服務專業化發展。因此,應該從以下幾點加強教師專業化建設:第一,組織教師定期學習。學?梢云刚垖I的教師定期給學校教師進行講課,主要講授教師在課后服務中如何進行管理,以及適合課后服務的相關教學模式。請學校優秀教師進行經驗交流,并且請優秀教師擔任組長。將學校教師分為學習小組,進行相互學習和相互監督,共同完成課后服務。第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學?梢陨鐣衅傅男问綄ι鐣暇哂袑I特長的教師進行選拔,對學校的教師隊伍進行完善。學校還可以鼓勵具有專業特長的社會人才和優秀大學生投身課后服務之中,與學校教師加強專業化交流,提高學校教師隊伍專業化能力。第三,適當提高教師收入。學?蓪處熢谡n后服務中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長進行審核,按照階梯式薪酬制度,對參加課后服務的教師給予一定的薪酬補貼。學校對教師進行薪酬補助,有助于提升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使教師可以更好地參與課后服務專業化的培訓,為教師課后服務專業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建立家校合作平臺
課后服務單靠學校還不夠,需要增強家長積極參與意識。因此,學?梢酝ㄟ^教育資源平臺或者社交網絡與家長溝通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一方面,學習可以就學生在校的表現、學習情況、心理健康等方面跟家長定期作交流。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在課后服務的學習情況和在家完成作業情況等與學校及時溝通。信息的及時溝通不僅有利于學校的健康成長,還有助于形成家校共育良好氛圍。
另一方面,學?梢匝埞ぷ鲿r間有余的家長參與到課后服務中來。例如,開展親子互動,有助于家長與學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從事金融行業家長可以給學生講解保險和理財的好處以及相關法律知識,樹立學生的法治觀念。學校也可以在制訂課后服務經費收取方案時,聽取家長的建議,有效避免課后服務實施過程中因經費問題出現家長和學校意見不合的情況。
保證課后延時服務順利實施的措施
(1)為保證課后服務的持續開展,配套政策和設施必須跟上。上級主管部門和校領導都高度重視課后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
(2)課題組成員積極、主動,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與敬業精神,具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課題成員在以往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3)課后服務的開展離不開家長和學生的支持和配合,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