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課題
您的位置:首頁 > 科研課題
淺談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開展,小學教學中暴露出很多問題,直接影響著其課堂教學效率,小學是整個學習過程的基礎,會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狀況。因此,必須找出制約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全面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結合當前影響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對如何解決以提高教學效率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學;課堂效率;提高方法
1、當前影響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
做好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致使很多教師不能把時間和精力投入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綜合各方面因素,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教學重點不明確
教學重點指的是學科教學中的基本概念和由內容提煉出的思想方法,是學科教學的核心觀點,也是課堂中應該重點講解的內容和教學設計時必備的因素。重點是貫穿課堂始終,在教材中處于重要位置,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內容,除了知識的重點之外,還包括方法和技能的重點,一般我們所說的教學重點指的是知識重點,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學對象的不同,其所能接受的重點和難點必然不同,但是教學中普遍存在重點不突出或不同的學生重點相同的現象,這對教學效率的提高形成了很大的阻礙。
1.2教學內容依賴性強
通過觀察小學教學實際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教師的教學內容完全是按照課本來進行解讀,不能挖掘教材中的潛在內容,教學過程不清晰,內容不明確,對教材依賴性很強,對教材的利用直接成為對教材的宣講。實際上,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教材內容應當是有所區別的,教材內容是教師確定教學內容的依據,但并不等于教材內容就是教學內容,要把教材內容轉化成教學內容,要經過以下方面的整合: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潛在內容,這些內容往往隱藏在實驗、問題或圖表當中,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其次要注意教學中顯性內容和隱性內容的層次和所占的比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來確定教學內容。
1.3教學方式陳舊
教學方式的陳舊主要體現在對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上,在實際教學中普遍存在現代教育技術使用不充分,結合不到位,或時機掌握不好等問題,F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提高教學現代化和有效性的手段,應當是每位教師都應該掌握而且熟練應用的,其作為一種教學服務手段,應當更好的展示教學內容、調動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難點、掌握知識和學習技能,在教學中要注意使用的量和度,不能讓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的的現代教育技術反而成為教學的障礙。
1.4教學過程教多于學
這一問題一方面體現在教師只關注自己的教學任務能否完成,忽視學生的學習和接受情況,重教輕學,顛覆了教學的根部目的,另一方面體現在很多教師仍然采用陳舊的教學模式,教師講解,學生做筆記,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指導,學生做,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而且由于學生個體差異和教師觀念中的優等生和差生的區別,使教師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數幾個人身上,無法關注整體學生的學習狀態。
2、如何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1準確把握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
從課堂教學實際可以看出,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很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不明確,對教學要求不熟悉,對新課標倡導的教育理念不能完全認同,對教材內容不熟悉,對相關課程的作用不明確,這些問題直接制約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學校有必要組織教師對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進行再認識,將其作為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2.2制定高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高效的教學方法自然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雖然新課標對課堂教學的環節要求的不再那么嚴格,但這并不等于舍棄不用,相反要在新課標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形成高效的教學模式,使更多的教師明確課堂教學應該包括哪幾個環節,掌握正確的課堂評價標準,讓教師自覺的遵守高效的教學方法,嚴格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2.3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
教學既是一種藝術性的工作,也是一種技術性的工作,教師在掌握了較高的教學技能后,概念原理等都能講的清晰透徹,自然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縱觀當前教育現狀,教師的教育技能普遍偏低,一方面是因為當前的師范教育中伏忽視了教師的技能訓練,造成新教師上崗后難以適應,教學質量無法提高,另一方面在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涌現,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教學技能難以短時間提高。同時,對于小學中的特殊課程,如自然科學等,需要高素質的專職教師來擔任,其他教師難以規范完成其中的課堂實驗。因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已經成為勢在必行的教學改革方向。
2.4重視課堂評價
課堂評價是對課堂教學的回顧,是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其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正在教學質量的提高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是學校在運用課堂評價時要避免出現用優質課標準來評價一般課程,以及評價標準程式化,不分教學對象和教學條件的課程評價現象。而要實現用評價來促進校園建設,使學校不斷完善各項教學規章制度;用評價來促進教育改革,使教師不斷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改良教學方式,促進教學實踐的開展;用評價來促進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表現力;用評價來促進優良課程的開展,對當前教學質量突出的課程進行評價,總結其中的教學方法和課堂設計,讓教師樹立起優質課程的概念,并將其教學方法應用到其他學科中,從而提高更多的學科教學的效率,促使小學教學質量邁入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朱超華:《教師核心能力發展與教師管理模式變革的研究》,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2]徐麗娟:《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學周刊》,2011年23期。
[3]葛朝。骸缎W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如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新課程(中)》,2011年04期。